深圳新聞網聯合第十九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組委會特別開展《人才視角微訪談》,24-25日兩天邀請了15位重磅嘉賓做客大會新聞中心,通過直播訪談的方式,介紹大會亮點,展現參會單位、企業、專家、海外人才風采,掀起“科技創新”“國際人才”的討論。深圳市海歸協會會長唐安麗以“海歸就業創業”為主題,通過網絡直播與百萬網友進行了分享。
市海歸協引150逾名海外博士在深路演
唐安麗介紹,深圳市海歸協會(下稱“協會”)從2015年到現在已經連續七年參加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,初衷是希望搭建平臺幫助海歸找工作,讓企業跟海歸面對面交流,并希望吸引優質的海外博士帶項目落地深圳,幫助深圳政府解決人才的問題。
本次大會上的海歸招聘會有200多家企業參與,超3000個崗位在現場發出,據深圳市海歸協會不完全統計,25日當天有近1萬海歸到現場。此外,協會邀請150余名海外博士專家攜優秀項目路演,開展了龍華區、福田區等多場推介會,聚焦科研及產業熱點,幫助他們快速落地。
參展企業活躍對海歸需求量大
對于今年的參會感悟,唐安麗表示,首先是參展企業特別踴躍,往年需要提前一個月開新聞發布會,多渠道推廣招聘活動,希望更多的優質企業能參加。今年不到一個月,我們的展位全被訂光了。其次,海歸也更加活躍,今年后臺報名量提前爆滿,有企業跟反映,收到很多的優質簡歷。
此外,讓協會覺得欣喜的是,在今年的海歸工作中發現,優質的博士越來越多,唐安麗說道,“這兩天我們后臺數據看到,我們接待了四位院士,他們都是國外拿了專利以及各大獎項的院士。以往都是我們想方設法找院士,今年是這些院士主動在我們后臺報名?!?/p>
海歸更“接地氣”需要圈層活動
唐安麗也總結了目前海歸的狀態,并為他們提出建議?!拔覐氖潞w工作已經11年了,協會成立了8年了,一直在跟海歸打交道?,F在的海歸普遍更加落地了,愿意從基層做起,愿意從頭開始學,這是可喜的現象?!?/p>
她建議,海歸需要放低姿態,海歸的光環不像十年前那么大那么濃,如果愿意放低姿態從頭開始,他們的適應能力、可塑性是很強的。
第二,很多海歸都有一個問題,就是專業不對口,原因是他們對自己的定位不清晰,建議回國后需要做職業方面的鑒定和規劃,目前協會也在幫海歸做這方面的工作,開展了職業規劃論壇,有專業的職業規劃師,并成立職業規劃部,希望能夠幫助海歸少走彎路,減少專業不對口的情況。
第三,海歸回國就業需要圈子,建議大家可以參加一些社團,如深圳市海歸協會,各區也有海歸組織都可以選擇參加,會讓他覺得生活變得更有意義。